新潮观鱼对话汪海林:《封神2》的剧本没什么问题,问题出在哪?

liukang20249小时前166.SU吃瓜1080
编者按:作为我国电影商场最微弱的引擎,2025年新年档带给了观众许多惊喜。票房的狂飙不只让阅历了隆冬期的电影院再一次热了起来,多样化的叙事探究和不断进步的电影工业水准也让观众精密。但一起,几家欢欣几家愁,整体大盘不断破纪录之下,也有《封神之烽火西岐》、《射雕英雄传》、《蛟龙举动》这样体现没有到达影迷预期的影片。今日,新潮观鱼对话闻名编剧汪海林教师,请他谈谈关于这个载入史册的新年档的感触。
【对话/新潮观鱼】
观察者网:汪教师您好,本年新年档电影的成果适当不错,不管是院线的“妙手回春”仍是观众对我国电影的决心都让电影界十分振作,您对这个“最强新年档”的整体感觉怎样?
汪海林:我在1月28日从前猜测,本年的新年档不会差,尽管或许不会到史上最高。现在回看这个猜测仍是相对保存的,但在其时归于适当斗胆了。
我国电影上一年的票房总和从从前的600亿跌到了420多亿,少了将近1/3,许多人据此以为“我国电影完了”——他们惧怕这种断崖式的跌落会导致一个不可逆的状况呈现。在新年档开端之前,有人说这是“我国电影最终的机遇”——一些电影院其实早就面对关闭的状况,但院线为了等这个新年赌一把“翻身”一向在扛。
新年档许多影院都呈现了排队观影的热潮
实践上上一年全国不论是文旅、仍是演唱会,还有像《黑神话·悟空》这样的游戏所释放出来的文明娱乐工业的消费才干是众所周知的,并不存在所谓“消费降级”导致电影商场不可。从全球电影商场来看,好莱坞仅仅在我国不可,它在国际范围内行情仍然很好,阐明电影作为一种干流传达方法和表达方法仍然坚硬。
我一向以为上一年的暑期档和国庆档的低迷是有必定偶然性的,首要是暑期档、国庆档等几个重要的档期,本来商场寄予厚望的几部电影“踩空”了,没有到达预期的拉动30亿-40亿票房的效果。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这几年咱们的发明方向上走了弯路,过于重视“垂类”:女人、二次元、偶像……寻求“精准的用户画像”,过于圈层化导致的成果必定是有很强的排他性,而为了影响特有圈层尽量多地奉献票房,就必须在小众、边际的表达上坚持论题度和冲击力,也就导致电影会变得愈加极点,这就愈加把圈层之外的人排挤在票房之外。
日本电影今日的式微便是这条过错路途的前车之鉴。有一段时间,日本电影会集重视非干流、边际人体裁,最终边际人成了干流,咱们就只好去拍更边际的集体和体裁,最终导致观众越来越少。除了二次元电影,其他体裁的观众越来越少。
所以,本年新年档释放出的最好信号便是,《哪吒之魔童闹海》这样的超高票房电影便是全家男女老少都能够看的。《唐探1900》也是含糊和取消了边界和圈层,让更多的受众能够观看的电影。从这个视点看,《射雕英雄传》的失利便是清楚明了的。
观察者网:提到《射雕英雄传》的体现,您从前做过一个判别,以为只靠流量明星是无法撑起一部高票房电影的,这次新年档是否再次印证了这一点?
汪海林:依据现在的预算,流量明星的电影最多能够赚到4亿-8亿的票房,假如依照这个票房上限操控好本钱,专门卖给粉丝看,也是能够挣钱的。《射雕英雄传》的问题在于它不是一个粉丝电影的架构,徐克有激烈的个人风格,金庸武侠又有固定的受众,这些观众是不看流量明星的。
所以我以为这个项目在定位和装备上就有一个根本过错:没有适宜的主演,适宜的本钱、适宜的主创、适宜的伙伴……包含电影剧情选取的原著阶段,那种家国、民族的庞大叙事,不只在检查上十分费事,并且这本来也不是金庸所拿手的——在原著中,襄阳之战的内容都是以虚拟为主,没有实在的前史作为依托,还要拍出史诗感就会很虚,很可笑。
《射雕英雄传之侠之大者》剧照
但《射雕英雄传》给新年档做出的最大奉献,是它在新年档开端前搅动了整个言辞场。流量明星带来的评论度、热度、高预售、包含一系列胶葛、各种不正常的涌动使得新年档的热度特别高;假如少了这部电影,新年档不会这么热烈。
观察者网:从您方才关于《射雕》的解读能够看出,徐克在表达上没有找准年青观众的心情点,归于判别失误了。
汪海林:是的,本年新年档陈思诚的表达就十分明晰,他很清楚年青人的心情在哪里,《唐探1900》整个影片跳过了各种含蓄的暗示,民主党、共和党怎样回事,今日他们在干的事和其时他们在干的事都构成一种对应。此外,它不只仅是讲我国人怎样在前史上受欺压,还把印第安人的故事和华工修铁路的故事结合在一起,把各种被压迫、被凌辱、被危害的民族都写进了这个故事。
《唐探1900》里焕宣布的爱国主义都是有指向的,观众能够明明白白地感触到。不管是张新成扮演的那个黑帮大佬的儿子为什么要参加革命,仍是戏法师金陵福和革命者在最终说的“什么是最好的戏法”,这样的剧情是有力气的,能让观众心潮澎湃。
100多年唐人街上的“唐探二人组”
从这一点上看,咱们电影界要反思——拍什么样的电影,咱们的观众能够喜爱、能够发生共鸣?陈思诚是艺人身世,学的是扮演,他的直觉十分好,他选取的1900唐人街中的要素能挖掘出当下性。他比咱们许多学导演、学编剧的人关于当下的心情更灵敏。或许也和他在网上被骂得比较多有关,他对网络舆情多少是知道的,略微研究一下就能把握一种遍及的社会心情,然后将其转换为发明的养分。
此外,《唐探1900》作为一部为新年档而拍的影片,打的是有预备之仗,喜剧性、悬念性也适可而止,加上岳云鹏和周润发的体现,让观众看着没什么压力,娱乐性很强,它的成功在意料之中。只不过哪吒呈现了“虹吸效应”,吸走了一部分唐探的票房。
观察者网:提到《哪吒之魔童闹海》,您怎么看待这部电影?现在全国观众都在盯着这部电影的票房能发明什么样的“奇观”。
汪海林:本年新年档的《哪吒2》和当年《战狼2》的状况很像,当年的《战狼2》连出资人也觉得“不应该这么高啊,怎样回事”。咱们的观众都是追高的,一旦你成为榜首,并且是断崖式的抢先,就愈加强化了这种优势——假如只看一部片子,必定便是这部了。
后边我会比较重视《哪吒》的海外的出售和推行。这个新年我在东南亚这边,我能很直观地感触到我国电影在国际上的影响正在敏捷扩展。《哪吒》现在还没有在海外上映,海外同步上映的是《封神2》和《唐探1900》两部影片。我大年初一看《封神》,全场满座,排队看电影的盛况在国外也呈现了。我初六看《唐探》,观众也比较多,许多观众出来后还在海报前摄影纪念。
现在华语电影在东南亚区域很有商场,他们自己本乡电影都是一些类似于“爸爸变性了”这样的LGBT元素的小本钱喜剧,和咱们的电影比照十分明显。我国电影的工业化程度和制造水准放眼全国际现在来说都鲜有对抗,再加上我国的影响力和科技大迸发,咱们应该捉住这样的战略窗口期,把咱们的电影产品往外推。
《封神之烽火西岐》法国首映礼上,观众观影后承受央视采访
从这个视点上来说,本年新年档的《蛟龙举动》有点惋惜,本来是一个很好的外宣机遇。本年新年档只需《蛟龙举动》和《封神2》是真实意义上的IMAX,其他电影的IMAX版别都是35毫米转70毫米,相应的投入是许多的,在影院放映的效果也很好。现在网上有许多对《封神2》特效上的批评,但据我所知《封神》在特效上的投入仍是很大的,业界点评也是不错的。
观察者网:但的确《封神之烽火西岐》中殷郊法相的那个特效遭到了广泛质疑,和许多观众的预期效果相差较大。
汪海林:从我的视点,《封神》大多数镜头是好的,或许也有做得不到位的当地;就我个人而言,我看不出殷郊的形象有什么问题。特效和技能才干和经费有联系,和发明者的构思也有联系,有或许导演的构思便是把殷郊做成这样一个半透明的姿态。
《封神第二部》的殷郊特效上映后遭到不少吐槽,乃至还传出“4500元外包”的流言
作为发明者,我更重视的是殷郊法相中的“三重品格”:一个淡定、一个狂躁、一个哭哭啼啼,这三种品格不断切换,同一句话变成三种不同的语谐和心情,就这样会集在一个人身上。我彻底被这个设定给迷住了!或许我比较重视的是设定上这样一个人文的点,而不是所谓法相的质感和色彩。对我来说,用这样的方法呈现出三重对立品格的外化,现已十分满足和高兴了,我觉得太有意思了。
观察者网:关于《封神2》的质疑不只仅在殷郊造型这一个点上,剧情和人物的设定也遭到部分观众的批评,您对此是怎样看的?
汪海林:《封神2》的剧情从剧作上来讲比榜首部更会集、更精粹也更精确,在叙事的紧凑性来说是超越榜首部的。由此带来的问题是,作为一部大片,榜首部是一个群像戏,架构庞大,第二部变成了一个线性叙事的单一头绪的故事,这个单一头绪便是敌我两边主将发生情感的故事。这样一来故事重心必定会集到男一号和女一号身上,这在剧作的技能上讲是没有问题的。问题出在哪里?
封神榜首部剧照
咱们回想一下,榜首部最美观的是什么?是李雪健、费翔的戏份,再加上一些黄渤的戏。还有咱们没见过的外国人演的妲己,以及一群脱节白瘦幼形象、发出雄性力气感的年青男艺人,这几个点加在一起让榜首部广受好评。但到了第二部,这几个点简直悉数没有了:李雪健没有了,费翔的戏很少,妲己变得容颜瘦弱,那群非白瘦幼的男生只剩下一个,整个故事只能押宝在男女主角谈恋爱的主线上,你会发现靠这两位艺人有点费劲——女生是彻底的新人,男的刚红了两年,现在看来扮演上还撑不起来。演邓婵玉的女艺人撑住了,这次算是个加分项。
封神第二部把这么大出资的戏压在于适身上,这是一个误判。不要说于适,绝大多数这个岁数的我国男艺人都撑不起来。
观察者网:未来的《封神》系列第三部,您以为乌尔善导演要怎样调整才干防止误判,让这个系列有一个比较好的收官?
汪海林:我以为第三部在剧作的打磨和成熟程度上仍然是没有什么大问题的,我觉得一向不必忧虑。我忧虑的是,叙事的重心放在什么当地,影片的卖点在哪里?假如像现在第二部这样变成“小爱情”的话,它或许会有问题。
拿于适扮演的姬发这个人物来说吧。许多观众对这个人物很气愤,觉得他窝囊废,实践上这是这个人物的人设。榜首部的时分姬发才16岁,仍是一个孩子,第二部的时分他还仅仅一个一般的兵士,还不是一个统帅,这时分他仍然彻底没有心计,比较仁慈,乃至有点傻。第三部的时分,他才干生长为一个统帅和政治家。
于适扮演的姬发在第二部中仍然是一个仁慈、单纯、缺少正确决断的青涩形象
姬发这个人物身上需求有生长的弧度,有一个进程,这个设定是没有问题的,但缺的是所谓“巨大人物的巨大瞬间”。姬发这个人物,他的犹疑、误判,乃至窝囊,这些都能够写,这是生长进程中的必定。可是他特别优异的部分在哪里?假如仅仅是品德层面的优异,仍是不行的,他的才干和品格上特别凶猛的点在哪里?这是剧作上的问题。在这个方面我期望能够再好一点。别的,我也期望那些老艺人能够起到更大的效果。
观察者网:环绕《封神》系列的争议中,除了单个艺人被以为“塌房”之外,还有导演乌尔善的“知识”和“态度”一向被网友各种解读。最近您还在自媒体上发布视频,旗帜明显地说“乌尔善不是‘蒙独’”,实践触摸中乌尔善导演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汪海林:我榜首次见到他是在庐山电影周,那时分《封神1》刚出来,后来由于各种原因和他常常碰头,所以我对他的状况相对了解一些。乌尔善结业于中央美院油画系,这样的专业布景阐明他有过硬的美术造就和审美(这是中央美院最难考、素质要求最高的专业)。此外,我的感触是,他是一个很有才调很有主意的艺术家,听劝、不磨叽、举动力强,有什么问题别人指出来,他很快就能改。
至于他一向被人诟病的关于民族的那个言辞,我以为他在说的是一个没有彻底构成结论的学术问题,被摘引出来的也是一些片段,并不代表他认同这个东西。假如被望文生义地误解,我觉得乌尔善导演不如在合适的机遇多说点、说清楚。
乌尔善是一个从小在海淀区长大的大院子弟,红二代。一听口音就能感觉到他是一个地道的北京人。他会说蒙语吗?或许顶多就那么几句。他的文明底色也是典型的北京土著,聊的都是崔健之类的论题。在我和他的触摸中,没有感觉到他的任何“民族心情”,也没听他宣布过任何关于中华民族或汉族的成见和不满,感觉他便是一个北京人。所以我觉得关于乌尔善是“蒙独”的种种责备,有的是过度解读,有的或许是境外实力的离间,乐见这种民族对立和民族裂缝。
在触摸中,能感觉到乌尔善导演关于自己作为文艺工作者在民族复兴进程中能够做些什么,一向都有考虑和预备。他从前和我聊过,我国现在的首要心情是美国对我国的欺压和镇压,他还和我提起过想把日军残杀海拉尔要塞的我国劳工的前史拍出来。因而,我觉得把他当成一个“蒙独”来批评真的很委屈。
我自己亲自阅历过许多网络上关于少数民族与文明界的“阴谋论”说法,比方许多人以为从前荧幕上“辫子戏”盛行是由于“满族人操控了文艺界”。有一次我写一个剧本,放在哪个朝代都行,他们让我写清朝,我就说:“别再写清朝的戏了,清朝的戏太多了!”成果制片人告诉我:“你得写清朝,由于东南亚商场只需清朝的戏”。当年东南亚是重要的外销商场,东南亚商场习气了清朝布景的古装剧,“辫子戏”一度众多更多的是商场行为。后来咱们的国内商场做大了,东南亚、港台区域的商场仅仅一个零头了,这时分就能够不论他们爱看什么了,咱们内地观众爱看什么就拍什么。
总归,不管咱们持什么观念,我仍是期望在文本层面评论电影,不要随意给别人“扣帽子”。
观察者网:最终,您以为本年新年档是否是我国电影一个回暖反弹的转折点,这波观影热潮能延续下去吗?
汪海林:2025新年档发生的影响,一方面是作为终端的影城能够缓过来,许多荧幕能够保住。咱们之所以有那么高的票房,是由于有8万块荧幕,这次新年档的好成果会使适当一部分荧幕保存下来,电影商场就有再度昌盛的或许性。另一方面,电影商场的回暖会导致很多资金回流,好的发明团队、制造公司能够投入接下来的发明中,出资的信息也会极大增强,改进之前的融资困难。院线保住了,出资的决心保住了,所有人都能够从中获益,包含这次新年档体现不太好的电影公司。
告发/反应

相关文章

凯丽《鳄鱼》北京表演燃爆舞台满意闭幕 话剧女王演技封神震撼人心

由莫言创造,赵文瑄、凯丽、邓萃雯等实力派主演的长篇话剧《鳄鱼》,于日前在北京满意闭幕完结首轮巡演,收成票房与口碑双高的好成绩。其间,老戏骨凯丽凭仗“巧玲”一角杂乱的人物底色和极具张力的精彩演技燃爆舞台...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