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历: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讯 “新浪·长安讲坛”(总第356期)日前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举办。论坛成员、国家税务总局原副局长许善达到会并以《我国农业重回规划化开展之路》为题宣布讲演。
以下为讲演实录:
最近四年来,咱们联办财经研讨院盯梢调研了农业出产的一些范畴,其间盯梢调研时刻最长的是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县。当地有一个合作社,还有一个面业集团,用小麦来做面粉和挂面。面业集团的老板是一个民营企业家,当年在村里边将就四个人买了台磨面机,专门为村里人种的小麦磨面。后来合伙人赚了钱都改干其他了,只需他一向干这个。企业做大之后,他承揽了县里的面粉厂,由于面粉厂是公营的,企业做大了又不让他承揽了,所以他就自己出资建了一个小面粉厂。后来那家公营面粉厂关闭了,而他的面粉厂开展得越来越大。他自身是沙河县人,但他的面粉厂在南和县。现在他的企业面粉产值在全国名列第五,前四名都是中粮等大企业。他出产面条一年一百万吨,全国排行老迈,面条品牌叫金沙河,超市里都有。现在有许多的外资想收买它,包含金龙鱼和几家大的方便面制造商也想收买它,但他坚决不卖。相似这样的民营企业许多,这并没有什么特别值得引起重视的。引起咱们重视的是,他从2009年开端,创办了一个合作社。
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全国开端搞联产承揽责任制,每家有了几亩地,华北大约每人是一亩一分地,一家假如五六口人,家里会有六七亩地。东北地广人稀,大约是每人10亩或许15亩。到南边就更少了,每人才几分地。联产承揽责任制改动了人民公社实施的平均主义准则。
我1970年从清华大学结业,其时要求咱们这些大学生到村庄承受贫下工农再教育,到工厂承受工人的再教育。我被分配到黑龙江的一个县里,这个县是农业县,他们的使命便是为国家上交粮食。假如完不成国家规则上交的粮食目标,县里的领导就得走人。所以县里总要派干部下乡,催促农人干活,春天催着播种,夏天催着除草,秋天催着收割上交粮食,冬季又催着搞积肥和农田底子建造。其时农人都在人民公社里吃大锅饭,搞平均主义,人们没有劳作活跃性。
另一个问题是,其时国家的粮食供应缺乏。每年国家举行粮食工作会议,向各省下达粮食出产和上交目标,会议由总理亲身掌管,给各省分配使命。各省又要向每个公社、每一个大队直至每个小队,规则要交多少小麦、多少玉米、多少水稻,包含交几头猪都有指令性计划。由于农人的口粮要由自己出产来满意,所以还要规则每口人能够保存多少口粮。还有养殖大牲畜比方养多少马要留多少饲料粮,一亩地要留多少种子等等。所以一般会议要发两个文件,一个是文件规则交多少粮食,另一个文件规则是留多少粮食。
我第一次去乡间正好是秋天,收成的粮食都运到了场院上,堆成一堆一堆的。那时分我仍是有点书生气,天天在那核算粮食产值,看看场院上有多少,地里还有多少,现已运走了多少,离完结上交使命还差多少。比及快完结使命的时分,我发现不对了,依照文件规则,要上交的粮食、自留的口粮,再加上需求留存的种子和大牲畜饲料,村里上交使命还没完结,场院上的粮食就现已不可了。
其时我是刚结业的大学生,除了中学时期每年下乡劳作外,历来没在村庄日子过。所以我就找大队支部书记问这个事,他说有什么不对的?我说粮食数目不对,咱们现在交了这么多粮食,地里也没有了,场院上也没剩多少了,假如再要留下村里人的口粮、种子和饲料,粮食显着不可。书记说,你这个学生不了解状况,村里年年都是这样。人的口粮规则要留800斤,实践上只能分带皮的500斤毛粮,假如按小麦算也便是400斤。村里人只能依托自家的一点自留地种的玉米、马铃薯来弥补口粮的缺乏。
听书记一讲我就理解了,其时的农人,在完结国家使命今后,底子便是处在半饥饿状况。尽管文件说要分你多少粮食,事实上底子达不到,由于粮食总产值和计划分配的数对不上。这种状况不是偶尔发生在某一年或在某一个当地,各地遍及都是这样。那时分城市的粮食定量也很低,我念书的时分吃饭也不或许吃那么饱。到了乡间,我才知道搞人民公社这么多年,广阔农人底子上都处在半饥饿状况。
其时大学生到村庄去,是住在农人家里,每天轮流到各家吃早、中、晚三顿饭。日子条件稍好一点,给你炒一个鸡蛋;日子条件欠好的就只需吃咸菜。按规则一顿饭给一毛钱,一天给一斤粮票。但凡给咱们炒鸡蛋的就多给一毛钱。咱们在吃炒鸡蛋,小孩子就趴在桌子周围含着手指头看,看得咱们都欠好意思。
为什么会是这么一种状况呢?,很简略,便是其时农人的出产活跃性不高。出产队里有个钟,队长每天早上起来敲钟,敲完半个小时人也到不齐。干活全由队长分配,让你干什么你就干什么,所以都没什么活跃性。你想想原本这个产值就不可分配,人还没有活跃性。
许多农人都是负债的。由于出产队给你分配的粮食包含烧火用的玉米秸都是算钱的,可他挣的是工分,所以一年到头都欠着队里的钱。农人日子很困难,就盼着自己儿子长大干活,劳作力多了,工分就挣得多,就能还上欠出产队的钱了。可是儿子一旦成婚生小孩子,老婆不干活了,小家庭又进入靠欠债度日的循环傍边。除此之外,农人好像想不出来有什么方法能改动这种状况。
我在县里工作了10年,其时人民公社准则确确实实功率十分低。后来有承揽制今后,交够国家的,留够团体的,剩余的都是自己的,极大地激发了农人的劳作活跃性。那时分有农业税,能够用粮食折算,所以农业税是不必交钱的。其时粮价特别低,按一个玉米棒上的玉米粒掰下来有二两核算,五个玉米棒才有一斤玉米。种的最好的地,一棵玉米上能结出两个玉米棒,两棵半玉米才干产出一斤玉米,而一斤玉米只能卖二分多钱。由此能够知道,农人的收入水平十分之低。
承揽制最大的优点,便是使人们有劳作活跃性了。给自己家种田,自己说了算,早上晚归,不必监督,也没人偷闲,把平均主义和大锅饭废掉了。
现在讲村庄土地承揽制变革之所以能够成功,还有一个重要要素,便是在推广承揽制的一同,中心决议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开端进口粮食,以削减对农人的征购使命。尽管实施了承揽制,粮食产值比曩昔多了一些,可是真要完结国家的粮食征购使命,农人剩余的也不多。所以一方面要调集农人的出产活跃性,一同也要进口一部分粮食,削减粮食征购使命。从这个意义上讲,是左右开弓,最终撤销了统购统销。
2006年,咱们废弃了8.4%的农业税。在评论农业税变革的时分,各种定见和争辩都有,有人以为这是皇粮国税,农人有必要得缴税;还有人说,农业税国家能够不要,可是那个附加的1.4%不能去掉,由于这是给出产队和团体的。争辩来争辩去,最终中心决议决议全都撤销。由于农业税是当地税,把农业税减免了,按减免数量中心给补15%。后来是温家宝总理,回良玉副总理,由他们掌管拟定了这样一个全国的变革方法。
农业税变革刚启动时,许多省说现在省里财政这么困难,你才给我15%,那剩余的85%我找谁要去?原本有好几个省要报名试点,一传闻中心只给15%就不干了。回良玉其时是安徽省委书记,他说咱们安徽干。减农业税中心给15%,由于农业税在各省收的时分都交给乡里来用,这个钱上面不要。乡里拿农业税干什么?给乡镇政府的工作人员和村庄教师开薪酬。安徽先把农业税撤销了一半,却没有考虑到底层开销用什么来处理。成果许多乡没了这笔收入那就先把教师的薪酬停了。许多教师们领不到薪酬,问题就反映到教育口。教育口再往上反映,就到了朱镕基总理、李岚清副总理那里,他们说那就把农业税变革先停了,你不能不给教师发薪酬嘛。
农业税变革停了今后怎样办?中心决议,给各省的这些村庄教师再拿几十亿,然后再持续搞农业税变革。后来回良玉从安徽调到了江苏,江苏比安徽殷实,有经济实力,他就把江苏的市委书记、市长都找来研讨变革。他说先把江苏农业税砍一半,我记住其时江苏省全省农业税是80个亿,要砍掉40个亿。中心财政给补6个亿,剩余的钱省里出。比较富的当地像苏南、姑苏、无锡自己承当一些。苏北没有苏南殷实,可是农业税多,所以苏北砍一半需求的钱比苏南还多,财政压力很大,有点不平衡。收入越高的当地,农业税担负越轻,收入越少的农人农业税担负反而重,这就不合理了。后来说要加大点力度,各地有条件的能够进一步下降农业税率。首要加大力度的是北京、上海和天津等大城市。北京其时农业税一年大约能收8千万,但征收费用就用掉了6千万,所以其时北京管农业税的领导说,咱们早就不想收了,可是北京市没有权利废弃。这回中心给咱们一个尚方宝剑,北京市就不收了。尽管税法不能废,但咱们的税率下降到0。后来是各省会城市和经济比较发达的省辖市和县都不收了。
最终构成一个局势,收入越高的农人交的越少,收入越低的农人交的越多,全国不平衡的呼声越来越高,到2006年温总理就把这个税悉数撤销了。
在农人收入添加里边,既有承揽制调集了农人的活跃性,否定了人民公社平均主义大锅饭的准则坏处;一同国家又削减了对粮食的征购,把农业税和团体的提留悉数废掉,花了15年左右总算把这个问题处理了。
可是咱们不要以为把农业税免了,农人就不缴税了,这个概念不符合实践。农人的农产品叫免税,免税和不缴税不是一个概念。什么叫增值税?增值税是购进的东西都有税,出售的东西正常也有税。拿出售应该交的税减去购进的税,剩余的差额是要交的税。即便出售不缴税,购进还有税。农人购买出产材料都有税,农人的消费跟咱们相同,到城里来买衣服、买鞋也有税。我其时开端大略算了一下有几千亿的税,农业税才免了几百亿。由于出售免税,但购进还要缴税,光是增值税就有几千亿。所以对农人税收的奉献,还要有一个愈加专业的剖析,不是说不交农业税便是农人不缴税了。
2006年把农业税悉数废弃,从那时开端,农人的收入状况开端改动。1984年、1985年左右,商场上的农产品供应特别多,所以又把粮票、布票撤销了,整个国民经济都获益于村庄变革。农人开端把自己出产的粮食和蔬菜拿到集市上卖,相当于曩昔的统收统购都没有了,这现已开端具有商场经济的内在了。一同,有些农人挣了钱就搞起了乡镇企业。其时人民公社还在,所以最早的乡镇企业叫社队工业,人民公社废弃今后才叫乡镇企业。现在乡镇企业的概念也不必了,底子上都是民营企业。乡镇企业、民营企业都是商场化的产品,乡镇企业出产的东西能够自在生意,卖多少钱能够自己商议。我国整个国民经济商场化的比重,在村庄开展的比较快。这项变革,对我国40年的开展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作用十分显着。
但这个进程也是一个前史性的进程,不是一了百了的。当年搞家庭联产承揽责任制,是针对人民公社平均主义的,所以功率进步了许多。但这种功率再干上几年,开释的能量就差不多了,再想让劳作力在这几亩地上做文章现已没有文章可做了。这种家庭式的农业出产,功率现已彻底不能适应商场化的需求。现在村庄好的劳作力都进城打工去了,由于农人工的日子费用彻底能够通过打工处理,并且每年还能够结余一点钱,带回家里边去。今日农人日子不是靠那几亩地改进的,而是靠到外面打工做商业活动添加收入改进的。家里几亩地的收入,在整个家庭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不断下降,他们现已不盼望那几亩地了。最终只留下一些白叟或许是妇女在伺弄那几亩地。
由于农业收入在家庭收入中比重下降,投入也削减了,农业家庭出产的功率就下降了。有的农人爽性把地撂荒,或许把地转租给他人种,许多当地农业出产开端萎缩。这种状况导致了其他一个状况,便是进口农产品越来越多。现在进口的农产品总量,包含粮食、肉类、蛋类、奶类等等,假如换算成土地当量,相当于6亿多亩土地。也便是说假如每年不进口农产品,全赖自己出产,咱们需求新增6亿多亩犁地。现实日子中这是不或许完结的,这便是现状。
现在,世界上的农产品也廉价,国内的收买价还挺高。比方说玉米,咱们曩昔收买玉米是一斤9毛多钱,而外国的玉米运到我国港口一斤才6毛多钱。为了不让农人的收入萎缩,不只咱们的收买价很高,并且还加大农业补助。这几年农产品供应和需求就在这么一种结构下运转的。
世界上出口农产品的经济体首要是以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巴西等等这些大国为主,他们的农业出产功率比咱们国内农业出产功率高,所以他们的农产品运到咱们港口的价格,比咱们自己国内出产的收买价还要低。所以一些农产品国内无法再出产了,最典型的便是大豆。咱们进口美国和巴西的大豆,这些大豆价格低、含油量高,榨完油今后的豆饼含的蛋白质也比国内大豆的豆饼蛋白质含量高,作为饲料养分更好。由于对大豆进口没有配额,所以国外的大豆大批进口,国内出产大豆就显着削减了。
大豆只是一个事例。只需有一个农产品的进口铺开,国内同类农产品想坚持出产就十分困难。由于世界上这些经济体,他们的出产方法比国内家庭承揽的出产方法先进得多,出产功率也要高得多。现在靠什么来坚持国内农产品的出产呢?首要是三大主粮,国家有自给率的规则:水稻的95%、小麦的95%、玉米的85%都要自给。怎样才干确保自给呢?实施进口配额。在配额以内的关税很低,配额以外的要加征60%-70%的关税,这就把国内外的粮食差价消除了,要想在配额以外再向我国进口就不合算了。咱们便是靠三大主粮的配额准则,来坚持国内水稻、小麦、玉米的出产,这种落后的出产方法和功率是靠配额来支撑的。
但这个支撑也面对许多困难。从上一年开端,东北三省加上内蒙古自治区,对玉米不再依照9毛多钱一斤收买了,要依照商场价6毛多钱收买。由于国外进口的玉米一斤只需6毛多钱。一同为了确保农人的收入不下降,就要给农人补助,可是不再从粮价上补,而是改动了补助的途径和方法。据咱们查询,有的东北农人种了好几万亩,他说上一年种多少玉米卖多少钱,本年仍是种这么多玉米,尽管卖的钱少多了,赢利也少多了,但我坚持没有亏本,而政府给的补助就跟上一年的赢利差不多。玉米补助的改动只是在东北三省和内蒙的一部分当地,华北地区的玉米收买6毛多钱,没有给其他的补助,所以这些当地种玉米农人的收入就削减了。
小麦和水稻还没有这么做。水稻和小麦怎样办?现在咱们跟美国人商洽,美国人说小麦要铺开商场。而美国跟日本商洽,日本不同意铺开日本的大米商场;美国跟欧洲商洽,欧洲不同意抛弃对欧洲的小麦补助。由此可见,农产品的生意、关税、配额是世界政治联系里边十分重要的范畴。一谈到这个问题,那些商洽的人都宁可撕破脸皮。比方说日本一向紧跟着美国,称美国是老迈,可是一说让日本把大米商场铺开,那肯定不可。欧洲跟美国联系好,美国说欧洲不能给农人补助,那可不可,我有必要补,你说什么我也得补。除了那些小国,只需是比较重要的经济体,没有不为农产品的进出口打架的。各个经济体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态度都十分坚决,所以现在我国就处在这个状况。农产品的需求要求20多亿亩犁地来出产,咱们自己只需18亿亩,所以咱们有必要进口那么多农产品,一同又有必要避免把国内的农业出产给炸毁了。要想避免被炸毁,就得靠关税、就得靠配额,假如彻底商场化,咱们依托这3亩、10亩地的出产功率跟那些国家无法竞赛。
还有一个原因,比方说美国和巴西的农场土地是私有的,咱们的农业土地是团体一切,是要流通的,而流通就有本钱。咱们在金沙河查询的成果是,农业合作社比农人自己种田的本钱要低百分之十几,收入添加百分之十几,相同的几亩地,出产率能进步20%到30%,这说明合作社的功率很高。合作社的分配是什么成果呢?农人是土地的供给者,他流通土地。在整个合作社运营的财政上,把农人供给土地的钱、工作农人供给技能的钱和合作社供给出产资金的钱算在一块,按三个主体分配,出土地的人分一份,工作农人分一份,合作社出产运营分一份。净值里边,供给土地的能分70%,工作农人分20%,合作社分10%。
在咱们的运营里边,供给土地分配的部分占的比重很大。假如这个土地是私有的,那么这个收益便是农场主的,由于土地是农场主的,土地资源分配的价值就归农场主。这个份额咱们查询从前不知道,真把两万多亩地的数字拿出来一算得出这么一个成果。合作社大约28000亩地,依照15亩一公顷算也便是2000公顷左右。在美国2000公顷的农场也不少,但他们的赢利率为什么高?他们没有土地本钱,由于这部分分配归他自己。尽管买地需求投入钱,但他们是永久性的产权,分摊到每一年的费用就比较低了。我国农业出产的功率里边,土地资源在分配中心占了很大比率,这是咱们现在农业出产功率低的原因之一。
咱们的土地为什么在分配中占那么多?几十年从前就有专家建议,咱们不要光分运营权,最好把土地一切权也分了,农人能够处置一切权,他不再种庄稼了就把地卖掉算了,谁来买这个土地,本钱就会下降了。咱们现在叫家庭联产承揽责任制,有承揽权,没有一切权。谈到这个需求回忆一点前史,上世纪50年代,人民公社准则使得农业出产受到了十分大的危害,所以从1959年开端到1960年开端打饥荒。那时分的人民公社,有的是一个县一个社,有的当地是几个乡一个社。在公社内部,中心的内容是平调,一致核算,你的猪调给我,我的粮食调给他,人民公社说怎样调就调,因而没有人乐意多种粮食多养猪。后来发现这对出产力有很大的危害。到了1962年,其时提出要退,那么怎样退,退到哪?咱们有一个一致,不能由人民公社核算,由于人民公社核算的层级太高,得缩小核算单位。在这个问题上有许多评论,有不同定见。1962年的3月份,中心搞了一个《人民公社60条》,文件里说要退到大队核算。到了6月份修订一下,仍是退到大队,直到9月份60条中才决议“三级一切以出产队为根底”。其时有的负责同志去调研,提出应该搞责任田。责任田跟承揽制差不多,规则的一致水平比现在的承揽制还要高。那时安徽是搞责任田的活跃省份,中心也有负责同志建议搞责任田。还有人建议把地分了,在如此困难的状况下,先把地分了,让农人渡过灾荒,等过几年再搞合作化。可是在1962年的八届十中全会上,毛主席否定了这两个东西,既不能退到分地,也不能退到责任田,只能退到以出产队为核算单位。
上世纪80年代初期开端搞承揽制,那时是杜润生同志掌管的。现在过了这么多年,现在村庄承揽地的性质,我以为现已跟那段时刻的承揽制性质不彻底相同了。我的观点是,其时搞承揽首要是为了进步出产功率,交够国家、留够团体、剩余自己的,让农人有活跃性。今后国家也不交了,团体也不留了,一切的财富都是农人的,进一步骤集了农人的活跃性。现在呢?方才我讲了,农业出产在农人收入中的比重现已下降了许多,所以调集农人活跃性的要素现已越来越弱了。承揽地现在是什么功用呢?咱们查询今后以为,所谓的土地承揽权,流通今后有必要要确保承揽农户的权益,实践上它成了农人的社会确保。土地承揽的底子性质,现已从调集活跃性来搞出产,变成了农人的社会确保资源了。
依据咱们在河北邢台的查询,一亩地给流通的承揽农户小麦500斤的价格,一斤的商场价是1块1角左右,500斤便是500多块钱;玉米也是一亩给500斤玉米价格,现在价格是7角钱一斤,500斤便是300多块钱。500多块钱加300多块钱是900多块钱,你把土地流通出去,一亩地一年能拿到将近1000块钱。不论你在其他当地是挣钱仍是亏本儿,这每亩地1000块钱都是农户安稳的收入。所以现在农人的承揽权的功用和性质,现已从调集农人出产的活跃性,开端更多转化到农人的社保上了。这是现在的一种格式。
这种状况带来一个问题,假如农人在农业出产中的收入比重下降,又没有多少调集农人活跃性的功用,咱们的农业出产怎样办?农产品需求在不断添加,要素有两大条:
第一条是乡镇化,前面我讲到的那个合作社当年出产面粉、面条,他有了必定的堆集,就揣摩要不要扩大出产,忧虑假如扩大出产今后商场没有了怎样办?咱们就跟他说,现在的趋势是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仍在不断添加,并且这个添加首要不是数量上的添加,而是寻求质量的进步。人们本来吃粮食吃得多,现在是肉蛋奶吃得多,所以城市对农产品的需求必定是添加的。
第二条是农人自身需求的农产品数量也在添加。现在村里人种小麦,现已没有人自己来磨面粉吃了,他是把小麦卖了,再到商铺买面粉回家做面条,或许直接买面条。即便农人的需求量不变,他自食的比重也会下降,产品化的农副产品数量需求会上升,所以小麦再扩大出产也不怕没有需求。
咱们的查询得出一个重要的定论,家庭承揽播种的几亩地与合作社播种的上万亩地比较,每亩地发明的财富要差20%到30%。家庭承揽制的出产功率很低,而进口农产品功率比咱们高,国家只需拿出许多的补助才干坚持农业出产。那么怎么才干进步咱们的出产功率呢?还有没有进步的空间呢?金沙河合作社现在具有土地2万多亩,本年能扩大到3万多亩,彻底有添加效益的空间。咱们又查询了其他项目,比方说马铃薯栽培。马铃薯是一种十分简略的产品,栽种马铃薯是用切成块状的胚子,所以光一亩地的胚子分量就将近两吨。一年下来能打三吨多马铃薯,每亩净增一吨多马铃薯。河北张家口市有一个县,那里一块5000多亩的地种马铃薯。他们种的马铃薯是专门买的优良品种,出产悉数完结了机械化。拖拉机是从德国进口的,喷灌、喷洒农药化肥悉数运用机器,收割也悉数是机器。他们每亩能打到5吨多到6吨马铃薯,比他人多打2吨多。一斤马铃薯6毛多钱,2吨4000斤,每亩地多收入2400元。他们想买拖拉机找金融机构借钱,假贷的利率是18%。18%算是高利贷了,可是他们三年内连本带息悉数还掉。便是在这种局势下,他们的赢利率仍是15%,咱们能够算算,要比普通农人多打多少马铃薯。
咱们还查询了三个奶牛场,一个有200多头,一个有500多头,一个有800多头。现在奶牛场的建造让咱们都没想到,比方一头奶牛的牛舍有必要要确保多大的面积,要让它要能很舒畅的活动。奶牛吃的饲料,有专门的养分师来分配,配方单子有这么长。一般农人家里只能养5头牛、10头牛,放一个圈里,奶牛在那拉大便撒尿臭烘烘的。而奶牛场要定时往牛舍里边铺土,比及牛的屎尿拉到必定时刻把它整理掉当肥料,再换上新土,所以牛舍闻不到什么臭味,牛日子在很舒畅的环境里边。奶牛场悉数选用进口的挤奶机,奶牛自己知道往哪走,它们十分轻松的走到方位上开端挤奶,挤完又自己走回去。比照一下,农人自己家里养牛,每头牛每天能产18公斤奶,而奶牛场的牛每天每头能产奶30公斤,并且质量更好。农人产的牛奶每斤卖3块3,他们能卖到3块5、3块6,每公斤能添加10%左右的收入。牛奶产值从18公斤添加到30公斤,多出12公斤,进步了三分之二的功率,每公斤又添加了7%、8%到10%的收入。现在,有个荷兰牛奶出产企业预备到我国来养殖奶牛。我看了一下材料,他们建奶牛场,奶牛最低数量是8000头,都是大规划现代化的奶牛场。还有一家丹麦肉食公司预备到我国养猪,他们规划一个猪场,规划是15000头到30000头,这种出产功率只需规划化才干表现出来。
外商到我国来出资,由于他们知道我国人口多,对农产品的需求在持续上升。外国企业要靠他的规划化水平,靠高新技能来占据我国的农产品的商场。国内外的经历都证明,无论是栽培业仍是养殖业,规划化的出产功率要比家庭出产方法功率高得多。相同的土地,相同的资源,能够发明更多的财富。
咱们现在面对的问题,便是怎样样进步农产品的出产功率。咱们现有犁地18亿多亩,假如都能金沙河合作社这样,把功率进步20%,18亿亩犁地就相当于多出来了3亿多亩土地的当量。假如能进步到30%,便是差不多近4亿亩到5亿亩。咱们现有的土地资源这么稀缺,一同功率又不高,这种不高的功率是有进步空间的。现在我国具有先进的农业出产力,一同存在着家庭式的农业出产方法,这种出产力和出产联系处在一种对立状况。中心决议加速土地流通,这个大方向现已提出来了,可是现在土地流通的规划化水平依然很低。
依据农业部的计算,现在100头以下奶牛场养殖的奶牛,占整个悉数奶牛养殖量的60%多。最低的养殖户是5头,再少便是自己养着挤奶吃,不进入商场,那就不计算了。假如把奶牛场规划化搞大,先不说像荷兰那样搞到8000头,至少搞到200头、500头、800头,养殖功率也能进步许多。马铃薯、小麦、玉米等农产品的规划化栽培,彻底能够在整个农业范畴进步出产功率。
我今日讲的标题叫“我国农业重回规划化之路”,意思是不能再坚持涣散的家庭出产方法了。当年承揽制的涣散运营有当年的价值,这个价值是很大的,克服了人民公社的平均主义,进步了农业出产功率,咱们撤销粮票、撤销统购统销,都是实施承揽制做出的奉献。可是,跟着前史的开展,一家一户的农业出产方法现已不能适应今日国民经济的开展和国内外的局势。咱们查询的只是几个点,相似的成功事例许多。实践证明,咱们有必要要加大土地流通的力度,真实改动现在的出产联系,在坚持承揽制的条件下来推进规划化。
坚持承揽制的意图,便是确保农人的社保,由于农人太多,假如不搞承揽制农人的社保就无法确保。对这个问题社会上观点纷歧。咱们的观点是,咱们依然不赞成现在就把土地一切权分给农人。把土地一切权分给农人很简单,现有的承揽地变成私有的就完了,很简略。可是农人的日子和农业开展中心必定会有许多危险,有一部分农人由于天灾人祸或许很快会把地卖掉。尽管农人现在也有社保,治病能报销一点,可是和城里的社保有很大距离。哪怕只是1%的农户把土地卖掉,大约就有几百万户上千万人,他们的日子就会面对很大的危险。假如只是是为了进步出产功率,这个地分不分还不是最要害的问题,由于土地的性质现已首要变成社会确保了,所以就不能进入商场了。什么时分咱们建立起来农人新式的社保系统,到那个时分才有或许土地不再搞承揽制,一切权才干进入商场。
南边有一个县,从条件出农人抛弃承揽地,给农人一个社保。但那个社保比乡镇的社保确保程度低,所以搞了一段时刻农人说不可,又退回去了。不是没有人想用社保来换村庄的土地一切权,由于假如土地一切权进入商场,无疑是整个我国经济开展的一个新的添加要素。可是现在这个资源承当的首要不是进步功率的问题,而是首要承当社保功用。在没有处理农人的社保系统之前,是不能让土地一切权进入商场的。
以上所讲的这么多要素放在一同,农业出产要完结规划化,现在土地又不能生意,一切权不能变更,那么只需加大土地流通的力度。一是现在中办、国办发文件说农人能够拿土地入股,这个是功德。但文件上又说,农人拿土地到合作社入股包盈不包亏。你运营好了给农人分赢利,运营欠好亏本了农人不论,你还得给农人付土地租金,少一分钱也不可。这说明所谓土地入股的股,不要理解为城市的股份公司,挣钱咱们分,亏了咱们担。农人拿土地入股是包盈不包亏,这是中心文件规则的。为什么这么规则?我以为便是由于土地承揽权是社保的要素。只需承揽地承当着农人的社保功用,就不能生意,由于社保是不能生意的。所以现在还要坚持家庭承揽制不能改,不能让土地一切权进入商场生意。这是咱们国家现在的状况,将来用什么资源代替土地承揽权承当农人的社保,需求另行研讨。咱们现已有了一些研讨,没有完结。
二是规划化土地流通要商场化,农人要签合同,农人要自愿。咱们在河北邢台合作社调研,当地农人签了合同,每人都有一个社保卡。合作社的地租也好、分红也好都直接打到社保卡里边,农人直接就能收到钱。有一个村的村民委员会找合作社,说这些钱别给农人打,先打到村民委员会账户上,再由村民委员会给农人分。可是这个方法实施没多长时刻就遭到农人对立,咱们坚决不同意,后来就改回来了。所以合作社跟农人签合同,确保利益分配,悉数把钱直接打到农人账户上,这便是社保的性质。
咱们一方面要坚持承揽制,一方面又要商场化,商场化便是农人要自愿,要签合同,而不是靠行政的方法指挥若定。坚持承揽制,坚持商场化方向,是咱们的农业出产重回规划化之路的两个条件。
这儿边有一个特别重要的要素,便是规划化的农业开展之路必定要有工商本钱下乡。靠农人各家各户凑在一同搞合作社,成功的概率是很低的。你光把土地会集起来,完结不了所谓先进的出产力。规划化能够进步出产力和出产水平,可是这种进步没有工商本钱的介入完结不了。大规划栽培马铃薯要买功用强大的拖拉机,现代化养奶牛要建现代化牛舍,还要购买许多的青储饲料,这些都需求资金投入。现在农人到银行贷款难,搞融资利率又很高,所以有必要要有工商本钱下乡。这几个典型都是宜信公司供给融资的。
咱们查询的那几个事例,包含小麦、玉米、马铃薯、奶牛,都是有工商本钱下乡的资源。没有资金资源,什么事也干不成。依据咱们的计算,假如要把200头以下的养殖场全都变成200头以上的养殖场,需求多少出资呢?咱们预算大约需求1万亿,这是一个十分巨大的出资空间。他们现在的利率水平是18%,而赢利率是15%到20%,所以说农业规划化的增值空间十分大,进步我国农业出产功率的空间十分大。
在现在农业各项资源的条件下,怎么改进咱们的资源配置,重回商场化的规划化之路。要在承揽制根底上搞规划化,要通过工商本钱下乡完结规划化。我国农业有十分大的开展空间,进步30%我不敢说,15%到20%彻底能够完结。那就不得了了,咱们就多了几亿亩犁地。这是咱们通过几年的盯梢调研得出的定论。
现在美国要求咱们多买美国的农产品,协议还没签,压力依然存在。只需咱们重回规划化之路,坚持承揽制,坚持商场化,让工商本钱下乡注入新的资源,重新配置整个农业出产资源,咱们彻底能够把出产功率至少进步10%到15%。尽管咱们的调研是从国内开端的,但我以为咱们的建议也彻底合适对外经济联系。咱们有许多的数据,也印成了小册子,一部分现已印出来了,还有一部分正在印,咱们有爱好能够来看看。
对农业当时局势和整个我国农业开展的进程,对当时农业开展战略,咱们联办财经研讨院就提出这么一点建议,供咱们一同来评论、参阅。